星期日, 3月 29, 2009

《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

Photobucket

庫伯利克的電影就好像一壺甘醇的茶,喝完之後還會在齒間回甘。

自從看過《發條橘子》之後,我就一直對 Stanley Kubrick 相當好奇,在他的電影中,光怪離奇的表現手法背後,卻又充滿著大量的寓意。好不容易頭腦在奇怪的影像片段轟炸後稍微獲得一點平靜,卻反而開始思考起電影所要傳達的深層意涵,這就是庫伯的電影呀!

AFI(美國電影學院,American Film Institute)自 1998 年起,每年都會有所謂「百大電影」的名單,除了 Steven Spielberg 入選的 5 部,就以 Alfred Hitchcock、Stanley Kubrick 和 Billy Wilder 的 4 部次之。剛好手邊有上回租來還沒看的《奇愛博士》,就順手拿來看了。

《奇愛博士》改編自 Peter George 的小說「Red Alert」,內容講述一名美國空軍准將 Jack D. Ripper,將其性功能出現障礙的原因怪罪於俄共在全球之飲用水下毒,進而指派三十多架載有核彈的轟炸機前往蘇聯投擲。而蘇聯駐美大使獲悉後,告知美國總統蘇聯有所謂「世界末日」裝置(即蘇聯一旦遭受攻擊,就會自動啟動足以毀滅地球的炸彈,且無法解除)。大伙在作戰室(War Room)討論尋求解決之道,而奇愛博士正是總統幕僚,這位前納粹成員且行為怪誕的顧問,在最後事情無法挽回時,提出了看似荒誕卻諷刺意味十足的解決方案。

該片共獲四項奧斯卡提名(但是沒得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主角」,其中入圍最佳男主角的 Peter Sellers 是粉紅豹中的克囉唆探長元祖,在本片中更是一人分飾三角。

《奇愛博士》是 Kubrick 最著名的電影之一,該片在當時冷戰的緊張氛圍中,成功諷刺六十年代美俄國際政局之荒謬,被視為是黑色喜劇經典之作。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