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月 02, 2009

《黑鷹計畫》Black Hawk Down

Photobucket

會寫這個是因為就在跨完年的1月1日,我收到了一個簡訊,內容大意就是要單位所有士官以上幹部,於1月5日收假時,繳交一篇500字以上電影心得(還要用600字稿紙寫),指定電影為:
1)搶救雷恩大兵
2)黑鷹計畫
3)大敵當前

會挑《黑鷹計畫》是因為這三部電影我都看過,目前手邊只有2跟3,比起來我又比較喜歡 Ridely Scott,所以便選擇重溫一下索馬利亞內戰。

====================================================================

黑鷹計畫,2001年由雷利史考特執導的電影,內容描述1993年索馬利亞內戰,美軍於馬加迪休發動一次名為「艾琳」的突襲行動。既然由金獎導演雷利史考特執導,本片的每個鏡頭、剪接,抑或是配樂的使用,都相當考究,也因此,雷利以本片入圍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項,可惜最終敗給美麗境界的朗霍華。

回到電影主題,與其說黑片是一部戰爭電影,我更覺得雷利手下的《黑》片是一部反戰電影!美國陸軍因錯判索馬利亞情勢,導致以遊騎兵隊和三角洲特種部隊為主的攻堅主力於巷弄中不敵索國民兵埋伏,其中兩架黑鷹直昇機遭民兵以火箭筒擊落,而後前往救援的百名美軍亦於巷弄中遭索國民兵包圍,無法脫身。原先預計1小時之內完成的任務,遲至隔日清晨美軍才因聯合國維和部隊馳援得以撤退。

近年來因國際情勢趨緩,多以飛彈科技為戰爭的主軸,取而代之的「街頭巷戰」越來越多,包括近年美軍在阿富汗、伊拉克的作戰也是以巷戰為主,美軍在索國的失算導致馬加迪休之戰成為自越戰以來的最大傷亡,也促使了美軍更重視街頭游擊戰,此後新武器的研發也多以應用於近身戰為主。

馬加迪休之戰後兩週,美軍自索國撤軍,片中最後葛瑞森少將拾起紙巾擦拭醫務室血跡斑斑的地板,正是象徵著葛瑞森應為自己錯誤決策導致的血腥事件負起最大的責任。而雷利以寫實的角度詳述戰爭,而非英雄式地歌頌美軍,以第一人稱的方式讓觀眾看到戰爭的另一面,我想這才是導演想要以鏡頭所傳達出來的反戰思維。

延神閱讀:

維基百科:黑鷹計畫馬加迪休之戰

沒有留言: